文学院简介
来源:   作者:作者:网站管理员   点击数:   日期:2024-04-11   字体:【

内江师范学院文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56年的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作为学校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院系之一,学院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办学60余年来,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学子,分布在教育、文化、管理等领域,从中涌现了一大批教育界、文化界、政界、商界的精英以及在基础教育战线无私奉献的优秀中小学教师,曾担任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的傅恒即是其中的代表。

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师范与非师范)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四川省首批一流本科建设专业点,另有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和文艺学三个专业与四川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全院在读联合培养研究生、全日制本科学生、留学生共计1200余人。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0人,其中教授13人(二级教授1人),副教授22人,博士30人(含在读博士3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60%的教师具有高级职称,90%以上教师具有硕博学位。有省级教学名师2名,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名,后备人选4名,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名,省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名,省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省级优秀教师1名。内江市拔尖人才1名,内江市学科带头人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7名,学校领军人才1名,学校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团队负责人1名;1名教师获校“我最喜爱的老师”金奖,并先后被四川省妇联、全国妇联授予“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被四川省教育厅表彰为“四川省情牵教育优秀教师”。

学院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资料室200平方米,藏书50000余册,期刊200余种,拥有一系列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成套的音像资料。设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外国文学、文艺学与写作学、语言学、语文教学论五个教研室,以及古籍整理研究所、国学研究所、文学与创意写作研究中心、语文教育研究所、四库学研究所五个研究平台。

学院坚持“弘基格致,守正创新”的办学理念,着力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基础教育,注重教学管理与改革,以科研促进教学,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稳步提升。在教学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省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点,省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课程1门、省级综合改革专业、校级重点教学改革项目和校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正在适应社会转型发展需要,以做精做强师范教育为切入点,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精品课程4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项,省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项。有15人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8人次获校级教学成果奖,有4人获校优质课比赛一等奖,2人获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2000年以来,文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出版教材、专著近50部,发表论文1100余篇,11人获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

学院紧扣学校“三心三能三精神”的人才培养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和持续改进人才培养工作,精心培养能够在语文教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等领域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第一、第二课堂紧密结合,在着力丰厚学生专业底蕴的同时,通过“教授·博士”论坛、莎士比亚戏剧经典台词表演、“沱江学子”讲坛、师范技能比赛、诗词大会、国学经典全民诵读、书法比赛、演讲比赛、诗文诵读比赛、汉字听写大赛、传统文化节等活动开阔学生专业视野,搭建学生素质能力拓展平台,锤炼学生气质谈吐,激发学生情怀担当,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学院是《四川文学》挂牌创作基地、四川省吟诵学会内江基地。精心打造纯文字创作期刊《荷韵》、新媒体刊物《秘书视角》等搭建学生素质能力拓展平台。学生在历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评比、“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四川省高师院校学生师范技能比赛、全国大学生语文微课教学大赛、四川省高校创作人才选拔赛等活动中屡获佳绩。近年来,学院有200余名同学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

顺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战略,对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未来,学院将以内涵发展和转型发展为抓手,做精做优教师教育专业,做大做强应用型专业,落实“以发展为中心,教学做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继续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并为独立申报硕士点做好准备。

 


版权所有  内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地址:四川省内江市东桐路 电话:0832-2340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