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上午8点50分,在中文楼304教室,全国劳动模范、重庆市巴蜀小学特级教师谢永龙为小学语文组学员进行习作素质课堂教学。此次讲座由文学院、范长江新闻学院副院长刘云生教授主持。
谢永龙老师以剑桥大学里流传的一句话“语言和写作决定人生的发展潜力”开篇,引出习作教学的重要性。“我认为学生的学习习惯、语文素养、写作能力,可以决定一个学生的发展进程”谢老师讲道。谢老师用《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的含义进行了阐述,并指出小学生写作出现的“套”、“假”等现象。
紧接着,谢永龙老师针对打造语文高素质课堂展开指导。针对打造语文高素质课堂的原因,他认为既是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的要求,又是课堂教学现状的呼唤。他以国务院原总理温家宝对课堂的点评为例,指出打造高素课堂也是国家领导人对语文课堂的要求。
对于如何打造高效语文课堂,谢老师认为必须通过对课堂教学的方向性、服务性、开放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准确把握。谢老师着重阐述了如何利用创新性来改变习作课单调乏味的问题,他建议在座学员启发小学生运用广告、时尚、生活语等方式进行写作,激发小学生的创作兴趣,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随后,谢老师对习作课堂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新构想。他认为,第一,应该优化训练目标,创建目标体系;第二,应优化习作教学课程,如利用“三段式”划分课时,使课堂节奏紧凑;第三,应探索写作方法,构建新序列,通过构建“三段、四环、八步”结构,使学生在取材、立意、谋篇、时间控制等方面更加优化。
讲座尾声,谢永龙老师以“鱼与渔网”的故事希望学员立足现实,追求理想,以教育的智慧迎接挑战,打造有灵魂的高效素质课堂。 (图/文 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