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我院科研项目申报能力,助力教师科研水平提升,10月24日下午2点30分,我院于弘文楼502会议室举办“选题方法与项目申报”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特邀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张晓芝教授主讲,我院副院长(主持工作)于军民,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周琼,院长助理王昕及部分教师参会,共同聆听这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学术分享。
讲座中,张晓芝教授以“实用、可落地”为核心,层层拆解科研申报关键方法。他结合自身丰富学术经历,首先聚焦“选题方法的通用之处”,指出人文社科领域选题需兼顾“学术价值”与“现实需求”。既要扎根学科基础,紧扣国家战略与社会热点,更要通过明确核心问题,缩小范围,让选题从宽泛走向精准。针对教师“被动等待申报通知”的普遍问题,张教授提出“化被动为主动”策略,建议将科研准备融入日常,通过研读优秀申报书、参与合作项目等“近距离接触科研”的方式,提前积累经验,提升申报成功率。同时,他强调“读书与科研的深度连接”,建议教师带着“问题意识”阅读,将书中观点、文献数据与自身研究方向结合,从中提炼选题灵感与论证支撑。
此外,张教授特别倡导“以项目推动成果”的思维。他明确科研项目不仅是争取经费的渠道,更是整合资源、明确节奏的“成果抓手”,鼓励教师围绕项目设定阶段性目标,将论文、著作、成果转化等纳入计划,形成“项目到成果”的良性循环。互动环节中,张教授还针对性地解答了教师们的困惑。参会教师纷纷表示,讲座干货满满、方法实用,既理清了申报思路,又掌握了实用技巧,为后续科研工作注入了新动力。
本次讲座是我院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加强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为对接前沿理念、凝练学科特色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我院将以教师需求为导向,常态化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引导教师聚焦国家与区域文化需求进行研究,稳步推进我院建设成为省内知名的特色高水平院系。

(图/邓楚楚 文/卓心琳 初审/代思韫 复审/王昕 终审/于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