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2日,鲁地石刻文化考察队一行来到山东省泰安市,进行整顿后,队长赵浩森对即将开展的泰山摩崖石刻考察进行任务分工和强调安全注意事项。次日凌晨四点,考察队成员来到泰山红门,计划从红门上行,到达第一站经石峪。
泰山,是历代帝王封天告地之地。同时,也是儒家释道、传教授经,文人名士登攀览胜之地,许多文人名士留下了琳琅满目的碑碣、摩崖、楹联石刻,而泰山摩崖石刻是名山之最,摩崖石刻现存1800余处,其中泰山《经石峪摩崖石刻经》被誉为泰山石刻中的大字鼻祖、榜书之最。
此行,我们分为三小组,对石刻进行不同方向研究。三小组分别是:书法艺术研究、异体字研究、文本内容研究。
我们到达经石峪后,按照分组,进行不同研究。第一分组,由赵浩森带队。他们发现,《经石峪摩崖石刻经》为隶书榜书,兼有楷意,且根据外部形态判断原书写者书写笔法百分之九十以上以圆笔为主。金刚经榜书字形大部分为楷隶常见的正方形和扁长方形,其中每个字大学有半米大。第二分组,由郑婷予带队,主要进行异体字研究。从《经石峪摩崖石刻经》中,小组成员发现“繁简字通用的现象”。以“高山流水”为例,石刻中“高”、“流”繁简通用。此发现为后期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文本资料。最后,刘达带领第三分组,对石刻进行了文本内容的研究。他们发现,《经石峪摩崖石刻经》竟是《金刚经》译本中影响最大的鸠摩罗什译本。《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中国流经最广的一部佛经。这也体现了泰山文化的包容性。
泰山行的最后,队员们重走帝王封禅之路,感受泰山不一样的文化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