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1977级优秀校友、著名作家黄济人 开讲抗战思政课 以文学之光点亮精神火种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日期:2025-09-20   字体:【

9月19日下午,文学院优秀校友、著名作家黄济人重返母校,在苌弘剧院举行以“抗战精神的文学见证和创作漫谈”为主题的讲学活动。讲座由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志勇主持。

讲学伊始,黄济人展示了一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金属纹路在灯光下熠熠生辉,瞬间将全场带入烽火岁月。他以纪念章为引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宗明义:“‘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而文学,正是这份精神财富最生动的载体与见证。”这一论述瞬间锚定了这次讲学的思想坐标,让在场师生明晰了文学与抗战精神传承的深层关联。

黄济人先生从自己的代表作《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讲起,生动有力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复杂;又谈到新作《天风吹我》,诉说着小人物在大时代浪潮中的命运起伏,将历史的烽烟与文学的锋芒完美地熔于一炉。

在分享《天风吹我》的创作心路时,黄济人将个人笔耕与时代命题紧密勾连:“文学要做精神的火炬,照亮后来者的路。”他结合书中“煤油灯下写稿”场景,回望学生时代在宿舍木箱搭案写作的往事,传递“困境即养料”的创作哲学,“真正的抗战精神,不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而在每个普通人‘活着就要书写’的笔尖之上。”这种个人经历与宏大历史的交织,让学子深刻领悟文学“记录历史、传承精神”的使命。

讲学中,内江师范学院中文系89级学子姚灵莉的读后感引发共鸣:“眼前是黄济人大师兄的新作,台下是充满朝气的年轻面庞,这是一场跨越代际的文学对话。《天风吹我》让我们对人生与历史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黄济人先生播下的精神火种已在更多人心中扎根生长。”

讲座尾声,黄济人向文学院和图书馆捐赠书籍《天风吹我》,这批书籍此后也将成为学校传承抗战精神、厚植家国情怀的生动教材。

从纪念章的历史厚度,到《天风吹我》的创作温度,再到代际传承的精神深度,这场思政课以文学为媒,让抗战记忆在新时代青年心中焕发生机。正如黄济人在新书扉页所题:“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文心守望,燃星火千秋。”这份对历史的敬畏、对文学的坚守,正激励我院学子以笔为刃、以文为炬,续写当代青年的精神答卷。

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志勇总结说:“今天,我们既聆听了历史的回响,也见证了文学的传承。黄主席的精彩分享,如同一颗富有生命力的种子,已在各位同学心中播下,必将生根发芽,愿同学们在未来的文学道路上,扎根岁月深处,书写时代新声。”

讲座之后,在文学院党委书记周艺,学校党办、院办(校友办)副主任谢丽春的陪同下,黄济人校友前往文学院办公楼参观并为文学院题词。

参加此次讲座的有合作交流处、文学院、图书馆教师代表,来自重庆校友会、内江校友会的校友们、黄先生多年前的读者朋友们,文学院大一新生以及大学生读者协会、沱江潮文学社、乐学悦读讲学社的同学们。

(图、文/龙海燕  初审/黄竣昱 复审/刘正丽 终审/周艺)


版权所有  内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地址:四川省内江市东桐路 电话:0832-2340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