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5日晚7点,内江市教师进修学校优秀老师甘光地于中文楼202教室为我院学子开展了一场以“让情感哲思在喻象思维时空飞翔”为主题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院长邓国军教授主持。到场嘉宾有甘光地先生的老师,学院退休干部刘襄笃、原中文系老师万学仁,以及甘先生好友李扬名、饶永才、谢珩。15级1班全体学生及15级3班部分学生参与此次讲座。
甘先生认为文学是一个由形象思维所创作的东西。讲座开始前,甘先生为大家分享了一个小故事:应圣水寺方丈邀请,甘先生为他们所办茶社“圣水禅茶”作赋。初始,甘先生认为此赋极其难作,毕竟禅道并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同时他认为作赋要符合诗词歌赋的创作规律。最终,他总结归纳出创作此赋不能用一般方法而要用喻象思维。借此,甘先生引出此次讲座的主题——喻象。接下来,甘先生分四个方面系统全面地向大家讲解了“喻象”这一话题。
首先,甘先生解释“何为喻象思维”,并举例吴学良在《序曲与落幕》一书中谈到在诗作《山的汉子》中“诗的喻象和具象都非常自然朴素”。吴学良首次提出了喻象这个概念,其次便是甘先生自己,他在2004年所作的《探索生肖文化意义》一文中,明确了喻象的概念。所谓喻象,就是赋予某种具体形象以特殊的抽象意义,尤其是华夏民族特有的一种美学思想。2011年,亦言在《诗歌的写作技巧》中再次提及喻象,2013年李泽敦作《意象思维与喻象思维》,升华了对喻象的研究。同时,甘先生还提出喻象思维是中国人所特有的思维素质,具体表现在汉字、八卦符号、十二生肖的发明创造,中国画以及民间传统文艺。
紧接着,甘先生讲解“喻象思维的特征”时,先解释了喻象思维的意义,并引用刘勰《文心雕龙》中的论述以及司空图的诗品。随后,他分析指出了喻象思维的作用即能够增强文学作品的形象性和情感性,增强文学作品的含蓄性,丰富文学作品内涵的多样性和多义性,增强文学作品的哲思性。而在讲解“喻象思维的表达方法”时,他将喻象思维的表达方法归为六类。第一类为“比”,即打比方,借物比喻其意;第二类为“兴”,通过先言他物来引起所咏之词;第三类为“借”,即借代,是“借名以记其实”;第四类为“拟”,拟人、拟物,化抽象为形象给万物以情感;第五类为“通”,将听觉、视觉等全面沟通的特殊美学创造方法;第六类为“典”,即用典,借古以寓于今。
同时,甘先生在对“喻象思维的特征”的讲解时,分析指出喻象必须是象,不是概念、判断和推理。他同时认为喻象也是“隐喻之象”,是“象外之象”,是“晓谕之象”,也是“哲学之象”。
最后,邓院长为本次讲座进行总结。他抛出了“为何要将比兴连用”的问题,指出了中国人的模糊思维处理方法并点明中国人思维的高明之处。讲座在掌声中圆满结束。
(图/文:刘仪)